绘就龙门河幸福安澜新图景
夏日的龙门河波光粼粼,如同一条银色丝带,流过青山,越过田野,清澈河水灌溉滋养着农田,水稻、玉米等作物茁壮成长,河岸两边绿树茵茵,河面上不时飞过白鹭。
龙门河长约24公里,发源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诸佛庵镇小干涧村,经诸佛庵镇、裕安区西河口乡2个乡镇7个村,最终于西河口乡庙山桥汇入东淠河,是流经六安市重要河流之一。
2024年,六安市龙门河申报安徽省级幸福河建设,依托自然禀赋,结合乡村振兴按照“一带、两廊、三区、多景”总体格局,取得良好成效。
龙门河属山区型河流,坡陡流急,遇暴雨易形成山洪,对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。六安市着力筑牢水安全防线,裕安区系统实施龙门河山洪沟治理工程、龙门河下游段治理工程,开展清淤疏浚、岸坡防护等关键性措施,同步加固堤防,显著提升了龙门河河道行洪能力,防洪排涝体系更加完善,有效减小了山洪灾害损失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在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,六安市坚持生态优先,立足龙门河域植被覆盖良好、生态岸线基底好的优势,通过系统实施岸线增绿工程,科学补值本土值物,生态岸线再延长13.64公里,形成连贯的绿色廊道。近年来,六安市设置多处生态为水生动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;裕安区还聘请河湖管护员开展常态化巡查管护,维护河湖生态健康。如今,龙门河已呈现出水清岸绿、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。
六安市挖掘龙门河红色文化底蕴,推动“文化+旅游+产业”融合发展。裕安区实施龙门河省级幸福河湖水文化提升项目,将治水文化与红色故事融入景观设计。六安市以水为脉,精心打造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——望江寺 —— 龙门河十八盘红军广场 —— 元亨广场 —— 万亩竹海红色生态旅游线路,沿线建成3家特色民宿;结合本地竹木茶、菌菇等特色产业,打造集天然氧吧、高山农特产业、精品民宿于一体的康养旅游品牌。
如今的龙门河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长廊,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活力走廊,成为让群众满意的幸福河。